Sony 新一代 VLOG 相機 ZV-1 II 登場!升級「超廣角」自拍更輕鬆 公司相機收購

公司相機收購

公司相機收購(圖/翻攝Sony官網)

Sony 正式發表新一代 VLOG 相機 ZV-1 II,升級 18mm 的超廣角焦距,使自拍擁有更廣闊的視野,要搶攻平價的影音創作者市場。

Sony ZV-1 II 搭載 2010 萬畫素的 1 吋感光元件,機身依舊小巧,只有 292g 重。另外內建 BIONZ X 影像處理器,得以支援 4K 30fps 錄影,與 S-Log2、S-Log3 等格式,還有全新的電影 Vlog 設定,得以調整多種色彩風格與濾鏡,以及 2.35:1 的畫面比例。

本次最大亮點為,ZV-1 II 搭載一顆 18-50mm F1.8-4 的變焦鏡頭,比起前一代 24-70mm 雖然長焦距離變短,然而因應影音拍攝帶來 18mm 端的廣角,讓錄影時人物不再塞滿整個畫面。同時內建全新的智慧 3 頭指向性麥克風,得以切換錄製「全方位」、「前方」、「後方」等不同方向的聲音。

Sony 強調 ZV-1 II 的簡易操控,螢幕上會顯示錄影、自拍定時器等圖示,即便沒有觸碰相機實體按鈕,使用觸控就能調整相關設定。對焦點擊螢幕上的主體就能持續追蹤,這次也支援到人眼、動物臉部與眼睛的追蹤對焦。

延續前一代,Sony 提供「產品展示」模式,不用調整光圈,就能一鍵選取「模糊」、「清晰」,十分適合用於拍攝開箱影片。另外,ZV-1 II 也改用 USB-C 接孔,可以透過 Creators App 使用 Xperia 手機遠端操作,或是作為電腦的外接攝影鏡頭。

Sony ZV-1 II 於美國售價是 900 美元(約 27,703 元),台灣上市資訊仍待官方公開。

公司相機收購

▲SELPHY SQUARE QX10掌上型手機印相機。(圖/公司相機收購canon提供)

記者邱倢芯/台北報導

公司相機收購canon推出全新掌上型手機印相機SELPHY SQUARE QX10,手機修圖拍完一鍵即印;只要透過Wi-Fi配對QX10即印手機美照,列印專屬正方形規格,打造質感IG風;以熱昇華高畫質256色階列印,搭配照片表面透明膠片保護處理,阻隔油、灰塵及水等外在影響,呈顯鮮豔真實色彩同時,長久保存珍貴回憶;內建電池可透過行動電源輕鬆充電。

SELPHY SQUARE QX10在印製出照片後無需等待顯影,43秒內完成精準列印;透過公司相機收購canon專屬SELPHY Photo Layout 2.0 App選邊框、濾鏡、貼圖外,更可列印雪花、愛心或星芒等浮水印;專屬紙材是相片也是貼紙,玩創意照片無極限。以純淨美型機身,搭配日系菱格紋的SELPHY SQUARE QX10掌上型手機印相機,擁有甜心粉、清新白、時尚黑三款機身選色。

這款新手機印相機即日起至5/31前,推出上市優惠價;套組價(SELPHY SQUARE QX10 + XS-20L耗材)為4,990元;單機價(SELPHY SQUARE QX10 +三張試印相片貼紙)為4,690元;而XS-20L耗材組合(內含墨盒+相片貼紙20張)則為415元。

公司相機收購 公司相機收購

Nikon高層確認新微單必是全幅!還直接對其他競品開砲? 公司相機收購

公司相機收購

我們想讓你知道…這個嘲諷開的有點大啊…..專業Tank來著

記者莊友直/台北報導

前腳 Nikon 社長牛田雄一才說未來將會以高階機型、新微單等不同產品挽救市場,在整合諸多科技結晶的 D850 問世後,似乎市場反應真的好上一些。近期中國媒體也在 Nikon 於上海舉辦百年展覽時,趁機訪問到原本任職開發部長,現職為映像事業部高級顧問的後藤哲朗先生,他除了更進一步確認 Nikon 新微單將會是全幅外,還對其他微單廠商開了超大的地圖砲啊…..

公司相機收購

▲Nikon 映像事業部高級顧問後藤哲朗。(圖/翻攝自色影無忌)

首先中國媒體因應 Nikon 特殊的復古全幅單眼 Df,加上後藤先生又是負責開發該機的人,也順道問了一些開發和有無新款機型的問題;不過他提到雖然因應百週年,不少消費者也反饋希望能有 Df2 的問世消息;但以整體銷量來看,Df 表現並不是太好,且開發新款機型還是有隱憂。因此後藤先生也呼籲用戶:「要是真的喜歡 Df 的話,就趁現在馬上去買吧」,明顯是說不會有 2 代機型了啊 XD。

▼被問到 Nikon 復古單眼 Df 有無機會出後代,後藤先生則是以開發成本等因素,間接否認了這個消息。(圖/記者洪聖壹攝)

公司相機收購

被問到有沒有可能會拿 Df 的皮做 Nikon 新的微單,雖然後藤先生是迷迷糊糊帶過;但他也提到要是 Nikon 確定要再度設計微單眼的話,鐵定會做 35mm 全片幅格式;再搭配之前牛田社長的發言,根本已經可以說 Nikon 新微單一定是全幅啊。

▼雖然後藤先生沒有直接確認,不過他說 Nikon 新微單要出的話,鐵定是全幅,搭上先前牛田社長的消息,看來真的八九不離十啊,圖為 Nikon 1 微單眼。(圖/記者廖明慧攝)

公司相機收購

另外,後藤先生也大膽提出自己對其他微單眼的看法,在被中國媒體問到時,他先說像富士、公司相機收購olympus 與 Sony 設計的微單眼,僅是為了滿足特性消費族群(像是復古機型),並無法完全對應所有消費族群需求;甚至連沒有專業攝影師在用這種重話都出來了(詳細報導請點這裡,筆者完全沒有誇大啊),可說是嘲諷開滿滿。

▼後藤先生在被問到其他微單的看法時,大膽說出像是富士、公司相機收購olympus 與 Sony 並沒有滿足所有消費者需求,甚至沒有專業攝影師使用,真的很狂啊!圖為 Sony A9 全幅微單。(圖/記者莊友直攝)

公司相機收購

對於 Sony 首台高速微單機皇 A9,後藤先生也提出 Sony 在 A9 發表之前,其實也歷經很多失敗經驗,不過 Nikon 在對於這些失敗經驗來看,可說是遠遠多過於 Sony 的。讓人感覺有些霧颯颯的一言,應該是後藤對於 Nikon 的逆境生存力相當具有信心吧?而究竟 Nikon 新微單是否會讓攝友比起 D850 更為驚艷,就讓我們拭目以待!

資料來源:《色影無忌

我們想讓你知道…居然不能自拍…..

記者莊友直/台北報導

公司相機收購olympus 近期的機型定位仍是以復古搭配高性能的方式設計,而睽違 2 年發表的新入門微單 E-M10 III 更是體現了這句話,不僅維持前代的機身設計,且將操作改為更貼近初學者的設計;但機身性能可完全不含糊,因為獲得了機皇 E-M1 II 的對焦與影像處理器,某種層面上也算上打一拖拉庫機型了吧?

公司相機收購

接下來也趁著台灣廠商辦體驗行程的機會,對這款性能與親民兼具的入門微單來個簡單體驗。

公司相機收購olympus E-M10 III 重點特色

・搭載 1,600 萬畫素 Live MOS M4/3 感光元件
・內建 TurePic VIII 影像處理器(同 E-M1)
・外型設計維持二代設計,前方握把加厚提升握感
・機頂按鍵微調,左下按鍵改為可叫出不同拍攝選單的模式鍵
・3 吋 102 萬畫素上掀自拍觸控螢幕
・234 萬畫素電子觀景窗
・內建閃燈但不像 II 代可無線觸發
・內建可補償 4 級快門的五軸防手震
・快門範圍 1/4,000s 至 60s(機械),電子為 1/16,000s 至 30s
・最高連拍速度 8.6fps(II 代為 8.4fps)
・感光度範圍 ISO 200-25,600
・可錄 4K 錄影規格,新增短片編輯與 HD@120fps 高速錄影
・機身尺寸 121.5 x 83.6 x 49.5mm,重約 410g(含電池、記憶卡)

*外型

E-M10 III 外型設計雖然與前代有些類似,仍是有 E-M5 路線但更為輕巧的復古設計;但也有些微調,但正面的握把有做加厚處理,更好握持外;機頂的按鍵也有做微調,像是右上曲線改為放大檢視外,左下的 Fn3 也變為可在不同模式間快速叫出操控選單的快捷鍵。不過機頂原本的止滑滾輪,不像前代面積來的那麼大,視覺效果感覺有些偷工。

▼E-M10 III 機身一樣與前代維持差不多的設計,但手把可發現變得更深、好握。(圖/記者莊友直攝)

公司相機收購

▼模式轉盤與速控轉盤上的止滑處理,在 E-M10 III 似乎面積變小,感覺有「偷工」嫌疑啊!(圖/記者莊友直攝)

公司相機收購

機頂部分和 E-M10 II 比較之下,整體除了拍攝模式轉盤有作些微調整外,比較大的更動在於右上方的曲線變為放大檢視,而左下的 Fn3 也變為可在不同模式下快速叫出操控選單的快捷鍵。

▼E-M10 III(左側)與前代 E-M10 II 機頂相比其實差別不大,但可發現左上與右下的快捷鍵有所更動。(圖/記者莊友直攝)

公司相機收購

▼可發現 E-M10 III 在模式轉盤有著些許更動,稍晚我們也會做詳盡說明。(圖/記者莊友直攝)

公司相機收購

機背在整體操作按鍵區域配置上,與前代其實差別不大,因應其入門機種的易操作特性,大部份按鍵皆位於機背右方方便操作,並具備 3 吋 102 萬畫素上掀觸控螢幕,以及 234 萬畫素電子觀景窗。實際觀看 EVF 的視覺感受比起上代要來得好一些;但身為入門機種卻不能自拍外,螢幕的畫素呈現讓照片似乎有些糊糊的,感覺要利用電子觀景窗看才會比較清晰,如果能改進一下就更好了。

▼E-M10 III 機背的按鍵配置與前代差不多,不過本次螢幕畫素還是有些糊糊的狀態,需要靠 234 萬畫素的 EVF 賞圖比較清晰。(圖/記者莊友直攝)

公司相機收購

▼E-M10 III 配置 3 吋 102 萬點上掀式觸控螢幕,操控反應還算不錯,最大缺憾就是無法自拍。(圖/記者莊友直攝)

公司相機收購 公司相機收購

機身右側則配有 USB 與 HDMI 連接埠,至於左側則是什麼都沒放,記憶卡與電池皆至於機底處;另外,相較 E-M10 II 未有電池狀態顯示, III 代則是具備 4 格顯示,也算是電力管理上的一大改進。

▼機身右側設有 USB 與 HDMI 連接埠,記憶卡和電池則是整合在機底的電池槽中。(圖/記者莊友直攝)

公司相機收購 公司相機收購

*操作

談完了 E-M10 III 在操作上的小改變,拍攝技能上,公司相機收購olympus 因應入門機的定位,搭載 1,600 萬畫素 Live MOS M4/3 感光元件之餘,比較大的升級就在導入機皇 E-M1 II 的 TurePic VIII 影像處理器,以及 121 點對焦系統,如此的改變不僅讓感光度範圍升至 ISO200-25,600,連拍速度也從 8.4fps 增加到 8.6fps,並支援光學防手震外(仍是 4 級快門速度) ,也多了方便連續對焦的「泡泡」對焦。

▼E-M10 III 雖然感光元件與前代相比差不多,但導入 E-M1 II 的影像處理器與 121 點對焦系統,算是有感升級。(圖/記者莊友直攝)

公司相機收購

至於拍攝模式上,由於 E-M10 III 畢竟還是一台入門階級的微單眼,本次也做了蠻多幅度的改變。除了基本的 PASM 拍攝模式之餘,也將初學者必備的情境模式介面做了更改,且子功能下方還會有更多相關設定。以夜景來說,下方就會出現光軌拍攝、夜景帶人像等不同模式。

▼E-M10 III 因應初學者定位,在情境拍攝模式上也做了更易用的大改版。(圖/記者莊友直攝)

公司相機收購 公司相機收購

另外,本次也新增整合了 公司相機收購olympus 諸多高階功能如即時合成、HDR、全景等高階拍攝情境的 AP 專家模式,並多了一款藉由連拍拍攝單一物體、不同合焦範圍的「對焦包圍」功能,對於商品拍攝、微距題材來說可提升不少拍攝成功率。

▼本次整合高階拍攝情境的 AP 專家模式,可讓有特殊需求的用戶自行選擇即時合成、HDR 等高階功能。(圖/記者莊友直攝)

公司相機收購

▼對焦包圍能以連拍方式拍攝單一物體、不同焦距的照片,對於商品攝影和微距題材來說頗為實用。(圖/記者莊友直攝)

公司相機收購 公司相機收購

至於濾鏡部分,本次也多了主打金屬色表現的漂白藝術濾鏡可選,最多可一次選擇 15 種;另外,對傻瓜專用的 i-auto 模式,在 E-M10 III 中也改名為 auto,並會自動偵測主體與場景的晃動速度,藉此自動改變快門,整體可說是操控更趨入門,不過內在核心更為專業的發展狀態,真的要說一項缺點的話,恐怕還是不能上掀自拍吧?

▼E-M10 III 本次也新增兩款漂白濾鏡,共計有 15 款可以選擇。(圖/記者莊友直攝)

公司相機收購

▼漂白濾鏡示範,可發現整體色調變得比較暗淡一些,但金屬色系則會有明顯的突出。(圖/記者莊友直攝)

公司相機收購

以下也提供本次記者會的幾張實拍照片,更多範例可點這裡觀看

公司相機收購

公司相機收購

公司相機收購

公司相機收購 公司相機收購

三星傳聯手「相機」品牌!新一代旗艦拍照有望大躍進 公司相機收購

公司相機收購

公司相機收購(圖/法新社)

近年智慧手機市場掀起一波跨界合作熱潮,尤其是與傳統相機、光學公司,像是 Sony、Nokia 皆是與蔡司合作,OnePlus 則找上哈蘇、華為則與徠卡,現在傳出三星也將跟上這波熱潮。

根據兩位爆料客 heyitdyogeshIce Universe 透露,三星將與相機品牌 公司相機收購olympus 成為合作夥伴,將在下一代摺疊手機亦或 Galaxy S22 上看到初步成果,至於雙方將如何攜手打造相機系統?目前還無法得知細節。

近年 公司相機收購olympus 發展並不如預期,主因在於長期使用的 M43 片幅,原有的輕薄、攜帶性,在無反相機熱潮下逐漸失去優勢,去年更宣布將相機部門轉售給私募基金公司「日本產業夥伴」(JIP),並改名為「OM-D」,後續會如何發展仍是未知數。

三星以前也曾發表過微單眼等相機產品,自家的演算法、感光元件亦十分成熟,這次會如何借助 公司相機收購olympus 的技術?都會是關注的焦點。

公司相機收購(圖/記者黃肇祥攝)

隨著智慧手機發展,再加上各大相機品牌力推出入門款全片幅單眼,M43 相機面臨巨大挑戰。日前 OM System(公司相機收購olympus)發表全新機皇 OM-1,仍採用 M43 片幅,價格卻上看 65,990 元,足以購賣全片幅機款。

全片幅相機目前入門機款落在 4 萬元,Canon EOS RP 為 42,900元、Nikon Z5 是 47,900 元、Sony A7c 是 50,980 元,網路通路甚至能下探 3 萬元,比起 M43 擁有更大的感光元件,進光量、淺景深有無法彌補的物理差距,但 OM-1 靠著晶片運算、感光元件升級,仍保有優勢。

OM-1 具備 1053 對焦點,並搭配 50fps 無黑屏的連拍效能,以及 AI 智慧對焦支援動物、人眼偵測,晶片升級再搭上較小容量的圖檔,快速連拍的實力並非入門級全片幅相機可比擬。作為對比,只有 Canon 當前最高規、售價 15 萬 9900 元的 EOS R3 擁有相同數量的對焦點。即便感光元件不夠大,M43 相機卻能拍得又快又準。

另一大優勢則是體積。M43 感光元件面積小,OM-1 自然不需要像是 EOS R3、Sony Alpha 1 般巨大機身。重量只有 599g,搭配 M43 又更輕巧的鏡頭群,規格與其相近的競品體積大,同樣尺寸則有連拍效能差距。

第三,OM-1 承襲 公司相機收購olympus 相機特色,是一款瞄準戶外需求的相機。除了較輕的重量,本身具備 IP53 的防水防塵,可適應更多元的自然環境,此外 M43 最大優勢的防手震,OM-1 可以來到單機身 7.5 級,沒有腳架也能手持拍攝長曝光的照片,透過 LiveComposite 功能可以拍攝車軌、星空。

公司相機收購 公司相機收購

Nikon高層確認新微單必是全幅!還直接對其他競品開砲? 公司相機收購

公司相機收購

我們想讓你知道…這個嘲諷開的有點大啊…..專業Tank來著

記者莊友直/台北報導

前腳 Nikon 社長牛田雄一才說未來將會以高階機型、新微單等不同產品挽救市場,在整合諸多科技結晶的 D850 問世後,似乎市場反應真的好上一些。近期中國媒體也在 Nikon 於上海舉辦百年展覽時,趁機訪問到原本任職開發部長,現職為映像事業部高級顧問的後藤哲朗先生,他除了更進一步確認 Nikon 新微單將會是全幅外,還對其他微單廠商開了超大的地圖砲啊…..

公司相機收購

▲Nikon 映像事業部高級顧問後藤哲朗。(圖/翻攝自色影無忌)

首先中國媒體因應 Nikon 特殊的復古全幅單眼 Df,加上後藤先生又是負責開發該機的人,也順道問了一些開發和有無新款機型的問題;不過他提到雖然因應百週年,不少消費者也反饋希望能有 Df2 的問世消息;但以整體銷量來看,Df 表現並不是太好,且開發新款機型還是有隱憂。因此後藤先生也呼籲用戶:「要是真的喜歡 Df 的話,就趁現在馬上去買吧」,明顯是說不會有 2 代機型了啊 XD。

▼被問到 Nikon 復古單眼 Df 有無機會出後代,後藤先生則是以開發成本等因素,間接否認了這個消息。(圖/記者洪聖壹攝)

公司相機收購

被問到有沒有可能會拿 Df 的皮做 Nikon 新的微單,雖然後藤先生是迷迷糊糊帶過;但他也提到要是 Nikon 確定要再度設計微單眼的話,鐵定會做 35mm 全片幅格式;再搭配之前牛田社長的發言,根本已經可以說 Nikon 新微單一定是全幅啊。

▼雖然後藤先生沒有直接確認,不過他說 Nikon 新微單要出的話,鐵定是全幅,搭上先前牛田社長的消息,看來真的八九不離十啊,圖為 Nikon 1 微單眼。(圖/記者廖明慧攝)

公司相機收購

另外,後藤先生也大膽提出自己對其他微單眼的看法,在被中國媒體問到時,他先說像富士、公司相機收購olympus 與 Sony 設計的微單眼,僅是為了滿足特性消費族群(像是復古機型),並無法完全對應所有消費族群需求;甚至連沒有專業攝影師在用這種重話都出來了(詳細報導請點這裡,筆者完全沒有誇大啊),可說是嘲諷開滿滿。

▼後藤先生在被問到其他微單的看法時,大膽說出像是富士、公司相機收購olympus 與 Sony 並沒有滿足所有消費者需求,甚至沒有專業攝影師使用,真的很狂啊!圖為 Sony A9 全幅微單。(圖/記者莊友直攝)

公司相機收購

對於 Sony 首台高速微單機皇 A9,後藤先生也提出 Sony 在 A9 發表之前,其實也歷經很多失敗經驗,不過 Nikon 在對於這些失敗經驗來看,可說是遠遠多過於 Sony 的。讓人感覺有些霧颯颯的一言,應該是後藤對於 Nikon 的逆境生存力相當具有信心吧?而究竟 Nikon 新微單是否會讓攝友比起 D850 更為驚艷,就讓我們拭目以待!

資料來源:《色影無忌

特約記者洪聖壹/綜合報導

SONY 相機部門宣布推出新功能,只要在PC端下載“ Imaging Edge”應用程式,接著只要把相機透過 USB 連接電腦,就可以當作網路視訊鏡頭來用,如此一來不用擔心電腦視訊鏡頭不夠力,甚至還可以做直播、拍影片。

公司相機收購

從 SONY 公開的官方資訊來看,目前有 35 款相機支援這個功能,包括最新發表的網紅神器 SONY ZV-1、Alpha 7S III。其他機種如下:

Alpha 9 II,Alpha 9,Alpha 7R IV,Alpha 7R III,Alpha 7R II,Alpha 7S II,Alpha 7S,Alpha 7 III,Alpha 7 II,Alpha 6600,Alpha 6400,Alpha 6100,RX100 VII ,RX100 VI,RX0 II,RX

除了SONY之外,Canon、公司相機收購olympus、Panasonic、Fujifilm、GoPro 其實在今年都相繼開放相同的形式連接電腦當視訊鏡頭。不過 Canon 公司支援度比較高,它的應用程式 EOS Webcam Utility 提供了 Windows 10、MacOS 10.15 (Catalina), 10.14 (Mojave), or 10.13 (High Sierra) 等多版本下載。

公司相機收購

至於 GoPro 則需要先更新相機韌體,然後下載GoPro Webcam 桌面應用程式到電腦,之後直接接上原廠 USB to USB-C 的傳輸線,就可以把相機當網路鏡頭使用,基本拍攝品質為 1080p@30fps,支援Google Meet、Skype、微軟Teams等視訊功能,另外Twitch(要另外接OBS)、Facebook、YouTube、Vimeo、虎牙、B站等知名直播平台都是直接插好就可以使用。

公司相機收購

然而記者前往SONY相機應用程式下載頁面發現,這個應用程式只支援 Windows 10 作業系統,並不支援其他老舊的 Windows 機種,也沒有 MacOS 版本,只能說慢慢來了…

*相關應用程式下載鏈接: Imaging EdgeEOS Webcam UtilityGoPro Webcam Desktop Utility

公司相機收購 公司相機收購

Nikon 開大招力抗 Sony、Canon!新一代無反機皇 Z9 正式登場 公司相機收購

公司相機收購

公司相機收購(圖/Nikon)

Nikon 於今日(28)晚間的全球發表會中,揭曉旗下無反機皇 Z9 相機,搭載 4570 萬有效像素層疊式 CMOS 感光元件,還預告未來支援 8K 60p 錄影與全球最快的 120 fps 連拍、20fps RAW 檔連拍。

Z9 使用全新 EXPEED 7 影片處理器,結合全新的演算法,在拍攝時最多能同時追蹤 9 個主體,並有 405 點的自動區域 AF,本次更能捕捉像是高速的短跑運動員、賽車,具備120 fps 連拍 (高速 Frame Capture+3 畫面擷取)、20fps RAW 檔連拍,搭配 CFexpress B 型記憶卡得以瞬間拍下大量畫面。

內建 4570 萬有效像素的層疊式 CMOS,並採用雙重串流技術,有 12 倍的靜態影像讀取速度。觀景窗則是 Quad-VGA 面板,亮度達到 3000cd/m2。機身螢幕則是 Nikon 首款 4 軸垂直與水平掀翻式螢幕,提供多角度的使用,並搭配垂直手把,讓專業人士可以隨時轉換。Nikon 同時提供 i-TTL 均衡補充閃光技術,以臉孔資訊進行閃光控制,可根據人物主體臉龐來操控閃光燈發出的光量,避免相片過度曝光。

錄影規格最高支援 8K 30p,且能錄製最多 125 分鐘不會過熱,4K 則能最多拍攝 120fps 的慢動作,且能使用 H.265 (HEVC) 和 Apple ProRes 422 HQ 等不同的解碼方式。Nikon 更預告,Z9 將會透過韌體更新提供 8K 60p、12-bit RAW 影片攝錄及其他功能。

Z9 是 Nikon 首款無機械快門無反單眼,省略機械快門,以快速掃描拍攝將滾動快門變形減至最低,相機的內建減震 (VR) 系統採用了安全鎖,防止影像感測器受損。

Nikon Z9 售價是 5500 美元(約 15.2 萬),台灣上市資訊尚未公布。

公司相機收購

▲Panasonic Lumix GF 10 延續輕巧機身、針對自拍與 4K 拍攝提供更方便的拍攝選擇。(圖/記者洪聖壹攝)

記者洪聖壹/台北報導

關於機身小巧、功能強大的Panasonic Lumix GF 系列相機,雖然以「女朋友」代稱,卻一直以來受到女性用戶青睞,如今這個「女朋友」已經來到第十代的 GF10,並於今年二月上市,透過180度翻轉觸控式螢幕,來提供各種貼心的自拍效果,實際上好不好用,本篇開箱實測給你看。

公司相機收購

▲Panasonic Lumix GF 10 於 2018 年 2 月 CP+ 2018 期間亮相。(圖/記者洪聖壹攝)

作為一台 M43 的相機,Panasonic Lumix GF 10 的外觀非常輕巧、而且可愛,全機僅有 107X65X33mm、重 270 克,透過插入 microSD 卡來儲存資訊,側邊傳輸方式改用過去智慧型手機常用的 micro-USB 傳輸,傳輸效率是 USB2.0,也就是說,如果在戶外相機沒電,可以隨身拿行動電源來充電,而且支援 WIFI 功能,拍下的照片可以快速傳輸到手機當中。

公司相機收購

▲原廠配件提供 GF10 機身、micro-USB 傳輸線、原廠插頭跟背帶。(圖/記者洪聖壹攝)

公司相機收購

▲側邊提供 micro-USB 充電傳輸端口,可以用行動電源供電,另外還可支援 HDMI 輸出。(圖/記者洪聖壹攝)

公司相機收購

▲電池容量 680mAh。(圖/記者洪聖壹攝)

公司相機收購

▲由於機身小巧,因此支援的是俗稱小卡的 microSD 卡,這點需要注意。(圖/記者洪聖壹攝)

Panasonic Lumix GF 10的機身側邊有個小巧的握感,雖然沒有大型片幅相機那麼好握,但也已經達到防止掉落的基本要求,翻到相機背後,該款相機同樣採用 180 度垂直翻轉螢幕,螢幕可以觸控,而且翻轉過來可以使用許多用於自拍的拍攝模式,考量到握持問題,透過觸控對焦、臉孔辨識、眼睛偵測搭配倒數計時的形式,相機本身很容易可以拍出非常好看的自拍照,以下提供拍攝介面跟玩具模式拍攝樣張給讀者參考:

公司相機收購

▲提供180度翻轉觸控式螢幕。(圖/記者洪聖壹攝)

公司相機收購

▲提供多種自拍效果。(圖/記者洪聖壹攝)

公司相機收購

▲實際用自拍方式啟用玩具模式拍攝結果。(圖/記者洪聖壹攝)

拍攝效能上,和前代GF 9相同,都是配備1600萬畫素的LiveMOS感光元件,快門速度 1/16000 至 60 秒,而且如果仔細看機身上的拍攝按鍵,GF10 除了非常好控制的模式切換輪盤外,還有一個 4K 跟一個連拍按鍵,還有一個自定義鍵,預設也是拍照,也就是說當相機反轉過來自拍時,如果手指頭髒髒的不方便透過觸控方式倒數自拍,也可以透過這顆 fn3 鍵自拍。

公司相機收購

▲配備1600萬畫素的LiveMOS感光元件、快門速度1/16000 至 60 秒。(圖/記者洪聖壹攝)

公司相機收購

▲fn3 鍵預設是自拍按鍵。(圖/記者洪聖壹攝)

公司相機收購

▲支援多種4K拍照模式。(圖/記者洪聖壹攝)

公司相機收購

▲右側除了一般拍攝按鍵之外、提供 4K 拍攝鍵,最外圍是切換拍攝模式用的轉盤。(圖/記者洪聖壹攝)

Panasonic Lumix GF10 標配是 12-32、光圈值最高 F5.6 這顆鏡頭,實際上在拍攝人像時有很好的表現,不過實際嘗試拍攝女生最愛的繡球花田,其實也帶來意外好看的拍攝結果。

公司相機收購

▲Panasonic Lumix GF10 標配是 12-32、光圈值最高 F5.6 原廠鏡頭。(圖/記者洪聖壹攝)

公司相機收購

▲▼Panasonic Lumix GF10戶外實拍。(圖/記者洪聖壹攝)

公司相機收購

公司相機收購

公司相機收購

公司相機收購

公司相機收購

公司相機收購

公司相機收購

公司相機收購

公司相機收購

公司相機收購

▲▼Panasonic Lumix GF10室內實拍。(圖/記者洪聖壹攝)

公司相機收購

總結:

一般來說,很多人認為智慧型手機的日新月異,可能會取代相機,不過這次體驗過的GF 10,對於網美、尤其影音需求高的女性愛好者來說,反而是一個適合生活使用跟工作使用的隨身相機,而且機身小巧,又不會過重,相似定位的還有同樣在 CP+ 2018 亮相的 公司相機收購olympus 的 PEN E-PL9,以及去年上市的 Canon EOS M100,不過不管選擇哪一台相機,隨手即拍、而且拍出好看的照片相當重要,至少這次體驗下來 GF 10 在行動機能上不會讓用戶失望,做為參考,下方提供簡易的產品規格,而目前該款相機已經在各大通路都有販售,消費者可以就近到相機門市體驗看看:

體積:106.5 x 64.6 x 33.3 mm
重量(含電池):270 克
螢幕:3.0 吋可觸控 LCD 螢幕,視野率為 100 %
感光元件格式:4/3 吋
有效像素

春日旅遊新樂趣 口袋印相機趴趴走拍拍印 公司相機收購

公司相機收購

公司相機收購隨身印相機將影像實體化,很受時下年輕人喜愛。(達志)

照片只能躺在手機裡未免太孤單了!近年復古風潮反撲,外型輕巧的隨身型印相機竄紅,主打連接手機就能隨拍隨印,也免去傳統拍立得不能挑選美照的困擾,甚至成為增添旅行樂趣的方式。尤其對於熱愛手寫手帳的人來說,更是不能缺少的好工具。

公司相機收購Canon SELPHY CP1500可列印明信片尺寸。

【選購條件抓重點】
選購隨身印相機,除了外觀和機身重量,還有4大條件需要仔細考量,包括列印品質、附加功能、電池續航力,以及耗材。

熱昇華不易褪色 底片型復古情
目前隨身印相機的列印畫質已經提升很多,主要分為熱感應、熱昇華與底片三種技術。前兩者以熱昇華為主流,列印品質相對較佳,跟傳統沖洗照片沒差太多,列印顏色飽和且不易褪色,熱感應較容易有色差。底片型則為不同訴求,是相似拍立得的復古質感,也受不少年輕人喜愛。

編輯功能、拍立得機種更有趣
在影片編輯的潮流下,隨身印相機也開始強調多元的附加功能,讓實體照片更有溫度!提供專用的編輯App已是基本功能,像是美肌、添加浮水印、寫字、套用濾鏡等來完成創意照片,但要注意的是各機型App內建的豐富度還是有差異。

也有品牌推出留聲照片及QR Code影片功能,讓平面照片多了聲音或動態,多年後將舊照片拿出來回憶時,更容易喚起當時情景。

若你還在拍立得跟印相機之間猶豫不決,市面上也有「小孩才做選擇,大人我都要」的二合一款式,本身是一台拍立得,也能兼當印相機,只是價格會稍微高些。

公司相機收購帶著一台印相機出門,隨時拍隨時印,已經成為年輕人的另一種旅遊樂趣。(達志)

電池續航力 不殺風景
會購入隨身型機種,大多是有外出攜帶的需求,以市售機種的電池續航力規格來說,部分機型充飽電只能拍20張照片,也有機型可拍100張,介意電力表現者可得好好比較。

相紙耗材是額外花費
耗材則是一筆額外的花費,相紙本身並不算便宜,平均來講,列印一張的成本約10多元至20多元左右。隨身印相機受限體積,大多只能列印2×3尺寸,最大也只能到4×6的明信片尺寸,如有更大的尺寸要求,選擇家用型會更為理想。

公司相機收購隨身印相機可隨拍隨印,別讓照片只躺在手機裡。圖為公司相機收購fujifilm instax mini Link2。

公司相機收購fujifilm instax mini Link2 空中繪畫新樂趣
公司相機收購fujifilm instax mini Link2採底片列印,主打新功能為instax AiR空中繪畫,將印相機側面的LED燈指向手機,就能將印相機化為空中畫筆,直接在照片上繪圖,繪製過程還能錄成QR Code影片。另外,也能遙控手機拍攝,擺動印相機就能進行變焦,按下機身上的電源鍵即可拍攝照片。

公司相機收購公司相機收購fujifilm instax mini Link2,參考售價3,790元。

Canon SELPHY SQUARE QX10 相片還能兼貼紙
Canon SELPHY SQUARE QX10採熱昇華技術,主打「正方形列印」,採用1:1比例的相片貼紙,可直接列印出IG常用的方形尺寸,特別的是,相片本身也是貼紙,撕開後能隨意黏貼,例如貼在手帳上。

公司相機收購Canon SELPHY SQUARE QX10,參考售價4,690元。

柯達P210R 4Pass列印更持久
柯達P210R採熱昇華技術,透過專用App可進行照片編輯,例如調色、濾鏡、打字、調整邊框等,也能利用App直接製作一張有自己人像的名片。主打4Pass列印技術,意指以不同顏色塗層列印,層壓處理讓顏色效果持久。

公司相機收購柯達P210R,參考售價4,490元。
(PChome 24h購物提供)

Canon SELPHY CP1500 可印大尺寸明信片
隨身印相機受限機身尺寸,大多只能用來列印2×3相紙,如果想要大一點的尺寸,可考慮Canon SELPHY CP1500,最大列印4×6的明信片尺寸,雖然外型沒有口袋款式那麼小巧,重量也僅850公克,出國旅遊放進行李箱還是相當方便的。採熱昇華技術,支援手機、電腦等裝置列印。

公司相機收購Canon SELPHY CP1500,參考售價4,990元。

公司相機收購fujifilm instax mini Evo 拍立得兼印相機
如果在拍立得跟印相機之間猶豫不決者,公司相機收購fujifilm instax mini Evo是不錯的選擇,具二合一功能,印相機用法跟一般相同,同樣連接手機就能列印。另外,機身擁有3吋螢幕,突破傳統拍立得不能檢視照片的缺點,提供10種鏡頭和10種底片效果,號稱玩出100種效果。

公司相機收購公司相機收購fujifilm instax mini Evo,參考售價6,290元。

公司相機收購(圖片來源/公司相機收購fujifilm)

日本相機品牌富士(公司相機收購fujifilm)近年多款產品一機難求,尤其是 X100V 隨身相機廣受年輕用戶歡迎,何時迎來下一代?根據外媒消息,傳出富士可能在 9 月舉辦 X Summit 發表會,更已經有相關型號浮出檯面。

《Fujirumors》指出,富士已經在中國註冊了 2 款新相機,型號分別為 FF230001、FF220002,其中一款可能是 GFX 100 的後繼機款,為主打輕巧的中片幅相機,另一款目前則缺乏相關資訊,不少粉絲期待主打街拍、外觀文青感十足的 X100V 能有下一代產品。

然而《Fujirumors》的消息也潑了冷水,據傳 X100V 後繼機款要等到 2024 年初才會發表。此外,富士高層二月接受《Phototrend》網站採訪曾提到,X100V 已經暫停接單,卻仍是供不應求,至少需要花三個月來消化所有訂單。目前在台灣通路也是相當難以入手,甚至曾出現二手價格追上原始售價的現象。

公司相機收購 公司相機收購

人像神鏡Tamron 35-150mm F2-2.8 Nikon Z接環版本今秋上市 公司相機收購

公司相機收購

公司相機收購

▲ 騰龍 35-150mm 今秋將有 Z 接環版本。(圖/翻攝自 Tamron)

記者樓菀玲/台北報導

許多攝影師人手一顆的人像神鏡 Tamron 35-150mm F/2-2.8 DiIII VXD,騰龍(Tamron)宣布將針對該鏡頭開發適用於 公司相機收購nikon 無反光鏡相機 Z 接環的版本,也就是說 Tamron 35-150mm F/2-2.8 DiIII VXD 接下來將可以應用於 公司相機收購nikon 無反系列機身,預計在 2023 年秋季正式推出。

Tamron 35-150mm F/2-2.8 DiIII VXD 是一款涵蓋廣角 35mm 到望遠 150mm 的變焦鏡頭,是涵蓋許多主流人像、旅遊攝影焦段,初上市之時一度全球各地賣到缺貨,是許多攝影師、玩家必買的鏡頭之一。

其中 35-150mm 焦段範圍涵蓋之廣,讓使用者可以在 35mm 拍攝壯麗的景色和大型建築,更可以在 150mm 拍攝享受動態特寫拍攝,這款大光圈鏡頭,在各種拍攝條件下都能有高水準表現,可應用於各種使用場合,唯缺點在於大光圈和長焦段所帶來的物理限制,Tamron 35-150mm 的鏡頭重量高達 1165 克,非常適合想要拍攝兼具練身體的使用者。

公司相機收購

▲ Tamron 35-150mm 鏡頭本身重量不輕。(圖/記者樓菀玲攝)

鏡頭本身對焦系統使用 VXD 音圈急速轉矩馬達,使鏡頭擁有高速、高精準度的自動對焦效果,此外還採用操作性更好、更符合人體工學的設計質感,而 Tamron 35-150mm 鏡頭具備 USB-C 傳輸接口,可以讓使用者透過傳輸線直接設定三顆快捷鍵功能,無須透過其他裝置來連接。

公司相機收購(圖/Canon提供)

你習慣用哪一款相機、手機拍照呢?國外網站《SimpleGhar》統計知名照片平台 Flickr 資料,查閱多達 4 億 7000 萬張照片的標籤,確認拍攝的器材設備,並且根據國家進行分類,意外發現台灣攝影愛好者年度最愛的相機,並非傳統三大廠的 Sony、Canon 與 公司相機收購nikon。

若以品牌來說,全球最受歡迎的攝影器材甚至不是相機品牌,而是蘋果 iPhone,有多達 1.5 億張照片是來自於蘋果的設備,其次為 Canon 排名第二、有 1.33 億張,後面還有 公司相機收購nikon(8163 萬)、Sony(4338 萬),至於三星也因為手機的迅速普及而有一席之地名列第五名、而 Google Pixel 也深受攝影愛好者,能在榜單上有第 7 名。

進一步細探,會發現全球幾乎是蘋果、Canon 的天下,最受歡迎的相機型號前 10 名,有 8 台都是 Canon,排名第一的是 EOS 5D Mark IV,唯有 Sony A7 III、 公司相機收購nikon D750 能入榜一較高下。手機方面更是誇張,前 15 名全由蘋果 iPhone 包辦。

儘管如此,台灣專業用戶、攝影愛好者卻對於 OM SYSTEM 系統情有獨鍾,最受歡迎的相機並非來自於普及率最高的 Canon、Sony 以及 公司相機收購nikon 三大品牌,而是 OM SYSTEM E-M1 Mark II。至於鄰近的日本則為 Canon EOS R3、中國是 Canon EOS R5,韓國則與台灣用戶有著相同喜好,皆以 OM SYSTEM E-M1 Mark II 為最受歡迎的相機型號。

公司相機收購以攝影品牌來區分,蘋果iPhone顯然是最普及的器材。(圖/翻攝SimpleGhar)

公司相機收購全球最熱門的10款相機。(圖/翻攝SimpleGhar)

完整調查結果可參考:SimpleGhar

公司相機收購 公司相機收購

不是 Canon、Nikon 和 Sony!攝影網站 Flickr 台灣用戶最愛相機是它 公司相機收購

公司相機收購

公司相機收購(圖/Canon提供)

你習慣用哪一款相機、手機拍照呢?國外網站《SimpleGhar》統計知名照片平台 Flickr 資料,查閱多達 4 億 7000 萬張照片的標籤,確認拍攝的器材設備,並且根據國家進行分類,意外發現台灣攝影愛好者年度最愛的相機,並非傳統三大廠的 Sony、Canon 與 公司相機收購nikon。

若以品牌來說,全球最受歡迎的攝影器材甚至不是相機品牌,而是蘋果 iPhone,有多達 1.5 億張照片是來自於蘋果的設備,其次為 Canon 排名第二、有 1.33 億張,後面還有 公司相機收購nikon(8163 萬)、Sony(4338 萬),至於三星也因為手機的迅速普及而有一席之地名列第五名、而 Google Pixel 也深受攝影愛好者,能在榜單上有第 7 名。

進一步細探,會發現全球幾乎是蘋果、Canon 的天下,最受歡迎的相機型號前 10 名,有 8 台都是 Canon,排名第一的是 EOS 5D Mark IV,唯有 Sony A7 III、 公司相機收購nikon D750 能入榜一較高下。手機方面更是誇張,前 15 名全由蘋果 iPhone 包辦。

儘管如此,台灣專業用戶、攝影愛好者卻對於 OM SYSTEM 系統情有獨鍾,最受歡迎的相機並非來自於普及率最高的 Canon、Sony 以及 公司相機收購nikon 三大品牌,而是 OM SYSTEM E-M1 Mark II。至於鄰近的日本則為 Canon EOS R3、中國是 Canon EOS R5,韓國則與台灣用戶有著相同喜好,皆以 OM SYSTEM E-M1 Mark II 為最受歡迎的相機型號。

公司相機收購以攝影品牌來區分,蘋果iPhone顯然是最普及的器材。(圖/翻攝SimpleGhar)

公司相機收購全球最熱門的10款相機。(圖/翻攝SimpleGhar)

完整調查結果可參考:SimpleGhar

公司相機收購α6600。(圖/記者黃肇祥攝)

自從 2019 年 Sony 發布旗下 α6600 單眼相機後,已經好一陣子沒有推出高階的 APS-C 相機。根據外媒傳聞,下一代可能將在七月亮相,被命名為 α6700。

外媒《Sonyalpharumors》爆料指出,Sony 會在七月發表 α6700,並於八月全面上市,據悉採用與 FX30 相同的 2600 萬畫素感光元件,搭配 ZV-E1 同款的 AI 處理器,預期有相近的對焦追蹤能力,可以錄製 4K 120fps 影片,然而有 1.19 倍的裁切。

Sony 傳出採用全新的機身設計,EVF 光學觀景窗仍位於左側,在快門鍵下方會新增小轉盤。有重新打造握柄,更符合人體工學,另外具備高達 7 級的機身防手震。

不只是 Sony,日本另外兩大相機品牌 公司相機收購nikon、Canon 都將於下週發表新相機,前者傳出力推有「迷你 Z9」之稱的旗艦機 Z8,上月意外於巴基斯坦官網曝光,後者則暗示是「Vlog 的全新可能」,於廣告中將新相機用布幕蓋住,從輪廓看起來暗示是罕見的直立式機身,不少外媒猜測產品可能結合手把、雲台等結構。

公司相機收購 公司相機收購

iPhone 15鏡頭升級! 「更大更凸」造價更高 公司相機收購

公司相機收購

公司相機收購

▲iPhone 15鏡頭預計比上一代更大更凸。(圖/蘋果)

記者張靖榕/綜合外電報導

最新消息指出,蘋果(Apple Inc.)今年下半將推出的iPhone 15系列,主鏡頭將採用接近1吋大底的感測器,影像能力將有感提升,手機背後的鏡頭凸起更明顯,但也因造價更貴,將反映到新機價格上。

《CNMO-手機中國》根據數位博主「@定焦數碼」爆料,iPhone 15系列將用上1英吋大底的傳感器,可能被命名為索尼IMX903或IMX923,CMOS尺寸為1/1.14,據了解,這顆大底造價比IMX989貴上20%,而且具有杜比8K 120幀能力。

「數碼閒聊站」也指出,蘋果訂製的48Mp 1/1.14″±主攝可能比現在的IMX989還貴,而索尼(公司相機收購sony)50Mp 1/1.12″公版超級大底至今還沒推出,接下來給安卓陣營批發的IMX9系還是普通大底,因此下半年安卓手機和蘋果的影像配置其實無法拉出多大差距。

據了解,目前的iPhone 14 Pro Max採用索尼IMX803,接下來推出的iPhone 15 Pro Max將換上IMX903,代表不論進光亮、照片細節都進一步提升,同時背後鏡頭凸起將更明顯。

先前消息稱,iPhone 15 Pro Max將搭載一顆潛望式變焦鏡頭,支持6倍變焦能力,若與索尼IMX903大底搭配將有絕佳效果,因此今年iPhone 15系列的影像能力仍值得期待。

公司相機收購(圖/記者黃肇祥攝)

公司相機收購sony 全新一代降噪耳機 WF-1000XM5 正式登場,要挑戰蘋果最新的 AirPods Pro 2!音質與各方面規格全面升級,公司相機收購sony 卻同步縮小體積,具體表現如何?請看我們的初步開箱體驗。

前一代 WF-1000XM4 被不少用戶挑剔,這一代 公司相機收購sony 全面縮小 25% 體積、減輕 20% 重量,整體與 AirPods Pro 相近,充電盒跟著瘦了一圈。另外,耳機表面從霧面材質改為亮面,手感變得更光滑一些,麥克風增添防風噪設計。

公司相機收購左為 WF-1000xm4,右為 WF-1000XM5。無論耳機本體還是充電盒,WF-1000XM5 體積都明顯縮小。(圖/記者黃肇祥攝)

公司相機收購從左至右依序為 Bose Quietcomfort II、AirPods Pro 2、WF-1000XM5。(圖/記者黃肇祥攝)

WF-10000XM5 延續前一代主打的海綿耳塞,盒裝增加一組更小尺寸的 SS 號。相比常見的矽膠材質,海綿耳塞會在耳中膨脹填滿耳道,提供更好的物理降噪,即便是噪音/環境音全關閉,就有很不錯的物體阻擋,缺點是較為明顯的異物感,記者實際配戴感受與前一代相似,不會痠痛,但仍建議消費者入手 WF-10000XM5 前,最好前往門市實際配戴,會是該產品最需要適應之處。

音質依舊是 公司相機收購sony 的強項,WF-10000XM5 換上更大顆的 8.4mm 驅動單體,同時新增的高解析降噪處理器 QN2e 輔助低音。實際聆聽比相近價位的 Bose Quietcomfort II、AirPods Pro 2 擁有更寬廣的音場,若比較前代 WF-1000XM4 則在低音更加飽滿有力。

此外 WF-1000XM5 支援全新「找到您的等化器」功能,得以快速、簡單地設定個人化 EQ,以往得逐步調整高音、中音、低音等不同數值,若非發燒友很難理解箇中差異,如今只需播放喜歡的音樂,並於幾種不同的音調選出最喜歡的風格,就能逐步完成個人化的 EQ,設定變得更為友善。

實機體驗 WF-1000XM5 降躁效果,在不播放音樂的情況下,咖啡廳周圍許多雜音都得以被屏蔽,例如玻璃杯碗敲撞的刺耳聲響,會被壓到非常低,周圍的零碎雜音也都能消去,吵雜的咖啡廳僅會剩下些微的廣播音樂、附近的人聲,此時再開啟音樂就能全部覆蓋。在台北街道旁使用耳機,則只有經過正前方的車輛引擎聲、還有較大聲的摩托車聲響最為明顯。初步測試記者認為,WF-1000XM5 降噪效能略優於 WF-1000XM4,在許多更尖銳的聲響,都能進一步壓低。

本次拿到的是工程測試版的 WF-1000XM5,待後續拿到市售版本,我們也會有進一步的評測比較。

公司相機收購(圖/記者黃肇祥攝)

或許是因為海綿耳塞本身的封閉性,WF-1000XM5 的環境音並不如 AirPods Pro 自然,然而實際對話、通話並不影響清晰程度,使用過程可以很放心用耳機接聽電話,或是開啟環境音與周圍的人對話。

搭配 Speak to Chat 說話至聊天功能,在通勤上班途中非常實用,會去偵測用戶開口說話的瞬間,自動關閉音樂、啟動環境音,像是買早餐、咖啡不必拿下耳機或暫停音樂就能直接對話,方便性目前其他品牌所沒有的。不過在室內工作建議可以關閉,偶爾自言自語會被耳機捕捉到。

WF-1000XM5 同樣採用觸控點擊操作,公司相機收購sony 稍微強化了回饋震動與音效,並且加入連點四下的新手勢,操作相當靈敏,不過平心而論,點擊四下微調音量,並非令人滿意的操作方式。至於全新的頭部姿勢,則能藉由點頭、搖頭來接聽/掛斷電話,不需要大幅度甩頭就能接聽電話,然而僅限傳統來電,不支援 LINE 等通訊軟體較為可惜。

總體來說,WF-1000XM5 初步體驗像是把所有規格、缺陷一次補滿,加入 LE Audio、全新個人化 EQ 等功能,原本詬病的體積也變得更小,使其成為一款破綻更少的產品,是一個音質佳、各方面表現也頂級的耳機。

公司相機收購 公司相機收購

360度操控+高度個人化!Sony全新 PS5 Access 控制器台灣售價公佈 公司相機收購

公司相機收購

公司相機收購PS5全新無障礙控制器套組「Access控制器」。(圖/公司相機收購sony官網)

為讓更多玩家遊玩 PS5 主機時,可以擁有更舒適流暢地個人化操控體驗,索尼互動娛樂在今年一月 CES 消費性電子大展上,為 PS5主機 首度帶來一款全新打造的「PS5 Access」無障礙控制器套組,採用模組化設計,主打高度自定義的使用體驗與多功能控制方式,包括可以使用不同按鈕和操作桿帽以自訂控制器與搖桿的配置、調整操作桿設定指令,並可對應按鈕創建多達30個控制設定檔。

現在,這款全新的「PS5 Access」多功能控制器,官方宣佈將於12月6日在全球上市,從明天、7/21起開放預購。不過,台灣的預購開放日期未定,尚待官方後續公佈。

有別於過往一般常見的遊戲搖桿控制器,以左右手把搭配控制按鈕的外觀造型,索尼互動娛樂與無障礙領域的組織及專家合作打造的「PS5 Access」無障礙控制器套組,是面向因身體缺憾導致無法長時間手持握住搖桿的玩家所特別開發而生,訴求透過高度模組化可自定義的「PS5 Access」控制器,提供無障礙暢玩遊戲的專屬操控體驗,整體的設計處處可見人性化貼心的巧思。

公司相機收購PS5全新無障礙控制器套組「Access控制器」,台灣售價2,780元。預計12月6日全球上市。(圖/公司相機收購sony官網)

控制器套組的外觀採用圓盤造型,整體重量約322公克,隨附19個不同尺寸的按鈕鍵帽(涵蓋凹面、凸面與平面等形狀),以及3個操作桿帽(球型/標準/圓頂),並具備4個擴充連接埠可外接其他相容配件。特別一提的是,圓盤造型的Access控制器,訴求苦放置在最舒適的遊玩位置,讓玩家可任意360度方向操作,同時,玩家並可依自身需求調整配置各個不同按鈕鍵帽的擺放順序。另,採用延伸臂的操作桿,長度也可玩家需求來作加長或縮短的自訂。

公司相機收購(圖/記者黃肇祥攝)

公司相機收購sony 全新一代降噪耳機 WF-1000XM5 正式登場,要挑戰蘋果最新的 AirPods Pro 2!音質與各方面規格全面升級,公司相機收購sony 卻同步縮小體積,具體表現如何?請看我們的初步開箱體驗。

前一代 WF-1000XM4 被不少用戶挑剔,這一代 公司相機收購sony 全面縮小 25% 體積、減輕 20% 重量,整體與 AirPods Pro 相近,充電盒跟著瘦了一圈。另外,耳機表面從霧面材質改為亮面,手感變得更光滑一些,麥克風增添防風噪設計。

公司相機收購左為 WF-1000xm4,右為 WF-1000XM5。無論耳機本體還是充電盒,WF-1000XM5 體積都明顯縮小。(圖/記者黃肇祥攝)

公司相機收購從左至右依序為 Bose Quietcomfort II、AirPods Pro 2、WF-1000XM5。(圖/記者黃肇祥攝)

WF-10000XM5 延續前一代主打的海綿耳塞,盒裝增加一組更小尺寸的 SS 號。相比常見的矽膠材質,海綿耳塞會在耳中膨脹填滿耳道,提供更好的物理降噪,即便是噪音/環境音全關閉,就有很不錯的物體阻擋,缺點是較為明顯的異物感,記者實際配戴感受與前一代相似,不會痠痛,但仍建議消費者入手 WF-10000XM5 前,最好前往門市實際配戴,會是該產品最需要適應之處。

音質依舊是 公司相機收購sony 的強項,WF-10000XM5 換上更大顆的 8.4mm 驅動單體,同時新增的高解析降噪處理器 QN2e 輔助低音。實際聆聽比相近價位的 Bose Quietcomfort II、AirPods Pro 2 擁有更寬廣的音場,若比較前代 WF-1000XM4 則在低音更加飽滿有力。

此外 WF-1000XM5 支援全新「找到您的等化器」功能,得以快速、簡單地設定個人化 EQ,以往得逐步調整高音、中音、低音等不同數值,若非發燒友很難理解箇中差異,如今只需播放喜歡的音樂,並於幾種不同的音調選出最喜歡的風格,就能逐步完成個人化的 EQ,設定變得更為友善。

實機體驗 WF-1000XM5 降躁效果,在不播放音樂的情況下,咖啡廳周圍許多雜音都得以被屏蔽,例如玻璃杯碗敲撞的刺耳聲響,會被壓到非常低,周圍的零碎雜音也都能消去,吵雜的咖啡廳僅會剩下些微的廣播音樂、附近的人聲,此時再開啟音樂就能全部覆蓋。在台北街道旁使用耳機,則只有經過正前方的車輛引擎聲、還有較大聲的摩托車聲響最為明顯。初步測試記者認為,WF-1000XM5 降噪效能略優於 WF-1000XM4,在許多更尖銳的聲響,都能進一步壓低。

本次拿到的是工程測試版的 WF-1000XM5,待後續拿到市售版本,我們也會有進一步的評測比較。

公司相機收購(圖/記者黃肇祥攝)

或許是因為海綿耳塞本身的封閉性,WF-1000XM5 的環境音並不如 AirPods Pro 自然,然而實際對話、通話並不影響清晰程度,使用過程可以很放心用耳機接聽電話,或是開啟環境音與周圍的人對話。

搭配 Speak to Chat 說話至聊天功能,在通勤上班途中非常實用,會去偵測用戶開口說話的瞬間,自動關閉音樂、啟動環境音,像是買早餐、咖啡不必拿下耳機或暫停音樂就能直接對話,方便性目前其他品牌所沒有的。不過在室內工作建議可以關閉,偶爾自言自語會被耳機捕捉到。

WF-1000XM5 同樣採用觸控點擊操作,公司相機收購sony 稍微強化了回饋震動與音效,並且加入連點四下的新手勢,操作相當靈敏,不過平心而論,點擊四下微調音量,並非令人滿意的操作方式。至於全新的頭部姿勢,則能藉由點頭、搖頭來接聽/掛斷電話,不需要大幅度甩頭就能接聽電話,然而僅限傳統來電,不支援 LINE 等通訊軟體較為可惜。

總體來說,WF-1000XM5 初步體驗像是把所有規格、缺陷一次補滿,加入 LE Audio、全新個人化 EQ 等功能,原本詬病的體積也變得更小,使其成為一款破綻更少的產品,是一個音質佳、各方面表現也頂級的耳機。

公司相機收購 公司相機收購